趣说葱史

趣说葱史

说起葱,一日三餐,我们总能见到它。

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植物,它有时是主菜,有时是配菜,有时甚至还会是作料。就连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里,也少不了它的身影。

总之,离开了葱,仿佛中国的饭菜就没有了灵魂;离开了它,脱口而出的汉字,仿佛都会少了些味道……

中国人吃葱的历史实在悠久,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先秦时期的《黄帝内经》,不过那时,葱是被人们当作主要蔬菜来食用的。我们常吃的葱,指的并非一种植物,而是一类。

葱是一个大家族

通常,我们所讲的葱是石蒜科葱属中以嫩叶、假茎、鳞茎为食,且名字中含有“葱”字的草本植物。数千年来,根据形态特征、栽培习性和种植地域等因素,人们命名了冬葱、小葱、四季葱、胡葱、香葱、细香葱、红葱、楼葱、分葱……足有数十种。虽然名称纷繁复杂,但在中国长期栽培的主要有4个,即大葱、分葱、细香葱和洋葱。野生种类中,还有广受西北人民喜爱的沙葱。

北方人最爱吃的大葱,也叫冬葱,起源于中国西部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,目前主要包括长葱白、短葱白和鸡腿样三种品类,其共同点都是葱白长且粗。之所以叫大葱,那是因为它真的可以长得很高大。在主产地山东,大葱长到2米高是再平常不过的事。

分葱,也叫小葱,是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形成的大葱变种。分葱植株较为瘦小,最明显的特点是它有大量分蘖,而且植株不像大葱是“一根根”,而是“一丛丛”。细香葱也叫北葱或者蝦夷葱,也是一种植株矮小、分支茂盛的葱。这两种葱食用的主要是葱叶。

洋葱则是目前全球栽培数量最大的葱属植物,从名字就能看出它不是中国本土物种。它起源于中亚,在新疆被称为“皮牙子”。洋葱可食用的部位主要是其发达的鳞茎,因为富含维C且耐储藏,在14世纪大航海时代,欧洲冒险家们在远洋航行时靠吃洋葱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。

沙葱的学名叫作蒙古韭,古时也被称为茖葱,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北和内蒙古的荒漠地带。沙葱的辛辣滋味很淡,反倒形成了一种其独有的香气,因此以其茎叶做菜,别有一番风味。像凉拌沙葱、沙葱炒鸡蛋都是西北人最爱的下酒菜。

葱花其实很美丽

虽然我们天天做菜、做饭会放葱花,但那只是被大厨切碎的葱白和葱叶,而不是真正的葱花。当大葱进入青春期后,会在顶端生出一个绿白色的球状物,这就是大葱开的花。不同种类的葱,花色会有不同。但出人意料的是,其貌不扬的葱,开出的花都是十分美丽的。

文字里的葱

葱,历经千年也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。在汉代乐府诗《孔雀东南飞》中有名句:“指如削葱根,口如含朱丹”。自此,葱指便成了赞美女性手指纤细白皙的专属名词。唐代白居易也有诗云:“双眸剪秋水,十指剥春葱”,于是葱便和美少女们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“青葱岁月”,也就被用来指代少男少女的豆蔻年华。此外,葱也被用来指代青、绿的颜色,“葱翠欲滴”“郁郁葱葱”“葱蔚洇润”等成语均是用来形容草木茂盛、绿意盎然的美景。

餐桌上的葱

葱类富含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,而且其叶片细胞中含有具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性硫化物,因而在烹饪菜肴时能祛除膻腥异味,解油解腻,还能提味增香。

大葱肉质甘甜脆嫩,在北方常用来生食,山东的大葱蘸酱就是代表作。而在北京,烤鸭如果只用薄面饼裹鸭肉片难免太过油腻,唯有配上葱丝、黄瓜条和甜面酱的调和,才能叫人甘之如饴。另外,葱烧海参也是北方鲁菜中鼎鼎大名的珍馐美味。而在南方,江浙人喜欢将油条和小葱裹在面饼内,加上一块卤水素烧鹅,煎至脆黄,再配上酱,便成了水乡最亲民的早点——葱包烩。

分葱茎叶辣味浓,生食熟食均佳,小葱拌豆腐、葱油拌面这些家常吃食可离不开它;细香葱质地柔嫩,味辣而甜且有香气,更适合佐餐调味。洋葱虽然辛辣却口感甘甜,尤其适合给肉食做配菜,新疆大盘鸡、烤包子、手抓饭……这些里面要是没有了“皮牙子”,那味道可是要大打折扣了。 李勃 文/图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