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具体的产品方面,真功夫加入了诸如滋补乌鸡汤、脆皮烧鸭、粉蒸排骨、蟹黄豆腐等比较“高级”一些的菜。客单价方面提高8元,人均达到35-40元。白切鸡、烧鸭等产品12元,海带、木耳等凉拌产品5-6元,小炒肉等小菜9元上下。传统店人均大概25-30元,而升级店人均35-40元,要贵8元上下。
近些年国内出现了很多现炒快餐可谓势头极强,这给了真功夫不少压力。再加上巨头纷纷踏入快餐,真功夫不得不做出调整。虽说中式快餐自选模式在整个餐饮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,但每个餐饮品牌具体做起来还是有很多变化在里面的。真功夫原有产品鸡腿肉盖饭、酸菜卤肉饭等客群太窄,这次特意将自选小份菜拓宽到了70种sku,有蒸菜、炒菜、小吃,这就拓宽了原有客群,口味的精进也可提升复购率。
同时真功夫还打出了聚餐口号,意图向“简餐”进攻。真功夫的店里有一句特别的宣传语:二人聚餐也能讲排场。真功夫特意提升了店内产品的品质,且可选菜式达到70多种,已经算是一个小型饭店了。可以看出,真功夫已经不满足于快餐,而是向简餐方面摸索。40、50元的客单价加上更加高级的菜式,二人聚餐也能讲排场可见并非是无的放矢。
小碗菜屡见不鲜,真功夫破局不容易
小碗菜是现制快餐的一种。现炒鲜食小碗菜是非常有人气的美食,并且有营养,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。小碗菜有很强的包容性,国人的口味总体上可以概括为:南甜、北咸、东辣、西酸。各地口味差异如此大,所以你会发现,那些频繁往来于祖国各地出差的朋友经常会为吃什么而烦恼。若你去一家小碗菜馆坐坐,这种烦恼便荡然无存。
小碗菜的菜系可达十五种,充分满足了全国所以人民对于口味的需求。小碗菜快捷方便,小碗菜量小,品类多,采用以水渗热的方法,极大地提高了出餐效率。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,一般吃饭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左右,所以很多人只能就近解决,而且还要求快,所以小碗菜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。
但如今做小碗菜的餐饮企业是越来越多了。而且相比小碗菜来说,顾客自选材料再交由厨师现炒的方式要比小碗菜更加受到欢迎。回到真功夫上面,可以看到,真功夫的小碗菜并不便宜,虽然从后续了解来看,顾客对于真功夫小碗菜的味道评价不错,但这个价格确实还是要高于业内其它小碗菜餐厅的。后续真功夫还是要花大力气努力营销自己的“高级”小碗菜。
现制快餐的得与失
现炒快餐是2018年开始发展起来的餐饮模式。现炒快餐的出现,搅动了原本一潭死水的快餐江湖。原本深陷泥淖的中式快餐品牌们,仿佛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,纷纷投身进去。如果传统快餐吃得开,现炒快餐就不会如此受拥护。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和行业情况的改变,传统中式快餐的困局越来越明显,在行业竞争多元化、成本压力最大化等内忧外患下,20年前的高光早已不在。
为了打破行业瓶颈,近几年不少快餐品牌都在积极谋变,但收效甚微。直到2018年,以现场炒制为主的现炒快餐新模式的出现,深处泥潭的快餐品牌们才仿佛看见了曙光。事实上,单纯的“现炒”并不是一个新概念。在快餐预制、标准化横行之前,现炒早已甚至一直都存在着。2018年出现的现炒新风潮,严格来说,是建立在回归基础上的升级。
这种现炒新模式主要有几个特点:厨房从后端移到前段,变成全开放式,厨师回归并在现场用小锅炒菜;现炒好的几十种荤素菜品与凉菜、铁板、炖品、饮品等一起排列整齐,任顾客挑选;餐厅里一般都摆放着大牌优质的粮油食材,让顾客看见;不设置分餐人员,顾客自选菜品,客单价一般都突破20元;选址大多在人流密集的工业园区、写字楼区或住宅小区;餐厅环境大都简约舒适。
从市场反馈来看,现炒快餐模式依旧受顾客欢迎。搜索各大品牌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发现,虽然也有不少顾客反映现炒快餐太贵、排队太长、口味不合适等,但总的来看,大部分现炒快餐店的顾客评价仍然以好评为主,如“现炒口味好”“菜品丰富选择多”“环境干净舒适”“食材健康安全”“吃得放心”等。
有点像家常菜,从菜到汤,样样都有,现炒味道很好吃得也放心,相比其他快餐店,真的是非常良心了。不过总的来看,就现炒自选快餐而言,目前市场上仍未出现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。对于现炒快餐模式,大部分受访餐饮人表示看好,在他们看来,预热的工业化快餐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和体验的追求,现炒快餐回归传统的“炒、蒸、焖、煮”,强调口味和品质,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但与此同时,机遇与挑战并存,发展过程中,现炒快餐模式也暴露了不少问题,怎么增加营收渠道和时间段,提高门店营收,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。现炒快餐强调现炒,一旦厨师休息,便无法提供菜品。此外,现炒快餐的选址一般在人流聚集的工业、科技园区、写字楼区或住宅小区附近,更多的是在写字楼附近,目标群体主要为上班的白领一族。这就导致大部分餐厅只能做午市生意,晚市惨淡,早餐、下午茶等其他时段更是难以涉及,影响整体营收。
从模式来看,现炒快餐门店相比传统快餐,更重人工和管理,要实现连锁扩张,受限因素更多。由于极度依赖厨师,要达到连锁扩张所需的标准化,对食材的配置和厨师的培训要求会非常高。同时,不同菜系要配置不同的厨师,一家店至少需要15—20个厨师,厨师的招聘、成本等也是限制扩张的重要因素。
其次,门店的菜品设置、保温设置、动线设置、食品安全、菜品标准化、后厨管理、供应链管理等,都要求门店必须具备很强的运营管理水平。与扩张难相对的是,现炒模式的壁垒极低,很容易被跟风抄袭,做成单店赚快钱。不过总的来看,现炒快餐模式确实满足了当下的消费需求,是传统快餐突围的方向之一。但真功夫想要做好确实不容易。
▽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